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生活消费 > 食品 >

公共场合怎么吃饭?高铁上不妨"食不言"

2020-04-14 11:26 来源: 人民网 
摘要: 日前,因在高铁上摘下口罩吃饭,几位乘客起了冲突。围绕于此,网友也吵得不可开交:一方认为,长时间旅程,吃点东西怎么了?另一方则反驳,密闭空间摘口罩吃饭,会增加交叉感

日前,因在高铁上摘下口罩吃饭,几位乘客起了冲突。围绕于此,网友也吵得不可开交:一方认为,长时间旅程,吃点东西怎么了?另一方则反驳,密闭空间摘口罩吃饭,会增加交叉感染风险。

 

平心而论,两边说法都有道理。疫情还未结束,谨慎一点是必须,当然也不用杯弓蛇影。依照规定,高铁并没禁食。而随着复工复产加速,车厢人流密度渐渐上来,不吃饭或限定大家分时分区吃饭,只怕也难操作。再进一步看,不只在高铁、航班上,如今很多餐馆都已开放堂食服务,不让顾客摘口罩,又怎么做生意?

因“疫”废食虽不足取,但疫情之下在公共场合怎么吃饭,确是一个值得琢磨的现实问题。有效防疫要讲科学、讲理性。破解上述分歧,也该由此入手。所谓飞沫传播,即病原体由传染源通过咳嗽、喷嚏、谈话排出的分泌物和飞沫,使易感者吸入受染。也就是说,吃饭行为本身并不是飞沫的传播方式,不必过度焦虑。在公共场合,摘下口罩独自埋头吃饭,同时与他人保持距离、不聊天,就会极大降低飞沫传播的风险。

长远来看,眼下有关“公共场合怎么吃饭”的讨论,也不只是“疫情限定”。经过一疫,全社会都在反思一些习焉不察的行为习惯。在笔者看来,“食不言、寝不语”有必要再次重申强调。有专家指出:说话交流易产生飞沫,而大声吵嚷更会将飞沫喷远达6米。从这个意义上说,平时吃饭不聊天,讲话不粗声大气,喷嚏咳嗽掩住口鼻,既是最简单的防护,也是人人可以养成的习惯。这不仅是防疫之需,也是文明之需。

抗击疫情也是淬炼文明素养的熔炉。坚持疫情期间养成的好习惯,在今后的每一个日常里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不仅能减少矛盾、化解分歧,还能推动社会文明不断进步。

【华新财经网-www.17caijing.com
最新文章
资讯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