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产业市场 > 财经 >

居民收入增6.1%,专家建议改善收入

2024-01-18 16:39 来源: 南方都市报 
摘要: 备受关注的2023年中国经济数据出炉。1月17日上午10点,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公布,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605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 南都记者

  备受关注的2023年中国经济数据出炉。1月17日上午10点,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公布,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6058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

  南都记者注意到,以往一个小时左右的发布会,这次持续了两个小时,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以及新任的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王冠华回应了现场中外媒体记者11个问题,涉及去年经济表现、今年经济展望、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CPI前景、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房地产形势、消费市场表现、社会发用电量差异、就业形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等热点问题。

  “5.2%的增速与去年中国经济还是较为吻合的。今年政府可能会设定5.2%或比较保守的目标,如5%。”湖北省统计局原副局长、省民进原副主委叶青对南都记者表示,他建议今年的增长目标可以设定为一个区间而不是具体的数字,如5%-5.5%之间,这样可以更好发挥地方积极性。谈及对今年经济发展的期待,他表示,要吸取此前教训,每次月度、季度数据出来后,都要对政策进行反思。他预计,今年财政金融方面的政策会加大力度。

  增发国债、降准降息等政策效应今年将释放

  去年中国GDP超126万亿元,是什么水平?“对于过去一年的经济表现,可以概括为回升向好、成色十足、表现亮丽、殊为不易。”发布会上,康义表示,按照可比价计算,2023年经济增量超过6万亿元,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经济总量。

  从增速看,康义表示,观察中国经济的表现,不仅要跟自己纵向比,也要跟其他国家横向比。5.2%的经济增速不仅高于全球3%左右的预计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我国经济2023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望超过30%,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展望2024年,他坦言当前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依然较多,推动我国经济进一步回升向好,还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

  近期多个国际机构和商业机构都调高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对此,康义称,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在不断积累增多。他提到,去年的四个季度,GDP同比、环比都是正增长的,经济规模也在逐季扩大。经济增长“势头好”。

  另一个有利条件是宏观政策“空间广”。康义表示,2023年出台的增发国债、减税降费、降准降息等政策效应将在今年持续释放。今年还将储备优化一些新的措施,这些新的增量措施和存量政策还会叠加发力,都为经济稳定运行保驾护航。“当前,我国政府债务水平和通胀率都较低,政策工具箱也在不断充实,财政、货币以及其他政策都有比较大的回旋余地,加力实施宏观政策有条件、有空间。”他说。

  发力稳增长,专家期待推进财税改革

  具体来说,去年中央财政在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按照财政政策“适度加力”的要求,不少专家预计今年的赤字率大概率超3%,有专家表示最好维持在3.8%左右。对此,叶青对南都记者说,这说明财政支出的强度很大。

  另一个重大信号是,央行发力稳增长,时隔一年多重启PSL投放,去年底净新增抵押补充贷款(PSL)3500亿元,期末抵押补充贷款余额为32522亿元。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PSL期限较长,最长可达5年,可释放中长期流动性。其次是精准滴灌,通过向政策银行提供资金,来支持特定项目。业内预计,PSL可能用于支持“三大工程”建设,即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央行在再贷款和再贴现之外,继续用好抵押补充贷款,这是金融方面加大力度的标志。”叶青说,这可以调节市场流动性,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叶青也建议,今年应该在财政税收改革方面做一些更好的推动,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如果能及时跟进,经济发展会更好。”对此,天津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李伟也对南都记者表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呼之欲出,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分配关系值得关注和期待。他指出,当前无论是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解决国内大循环堵点,破除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还是推动科技创新,都需要推进财税改革。

  房地产拖累经济,发展新模式要注意什么?

  近年来,房地产成为经济发展的“拖累项”。从投资来看,去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03036亿元,比上年增长3.0%。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9%,制造业投资增长6.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6%。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11735万平方米,下降8.5%;商品房销售额116622亿元,下降6.5%。此外,民间投资下降0.4%;而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增长9.2%。

  在谈及经济发展势头时,康义也提及,去年发用电量、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投资、进出口等大多数实物量指标的绝对量都大大超过2019年的水平。而有些实物量指标低于2019年疫情前水平的,主要是与房地产相关的产品产量指标。

  当前,房地产市场处在调整转型的过程中,各地都在适应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如何看今后房地产市场趋势?对此,康义认为,房地产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有比较好的基础,包括去年城镇化率是66.16%,和发达经济体80%左右的水平相比,还有提升空间。每年超过一千万的农村居民进入城镇,新市民的规模比较大,也会带来大量新增住房的需求。

  此外,房地产发展的新模式正在积极构建当中。“这是破解房地产发展难题、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康义表示,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中村改造这些工程都在快速推进。这在解决住房、居住问题时,也会带动房地产相关投资消费,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住建部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各地城中村改造入库项目406个,预计总投资1.8万亿元。“今年这三大工程将在去年基础上会有更大的发展。”叶青认为,在民间投资较弱的时候,政府投资要提升,以加强逆周期调节。

  谈及房地产新模式,叶青建议,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性住房要并驾齐驱。“此前一段时间,市场化的多了,保障性的较少,所以从去年8月起,各地启动新一轮保障性住房建设,不管是配售还是配租,这都是稳定房地产市场很重要的基础性措施。”据报道,目前多地正加快推进保障房建设,包括广州、大连、沈阳在内的多个地区发布保障房2024年规划。其中,广州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已经开工,今年将筹建不少于1万套,以解决城市户籍人口和引进人才住房困难问题。

  长期以来,在一、二线大城市,由于房价高,部分工薪收入群体买不起商品住房。据悉,新一轮保障性住房建设分为配租型和配售型两种。按要求,地方政府要根据供给能力,合理确定保障范围和准入条件,逐步将范围扩大到整个工薪收入群体。

  消费成经济增长主动力,专家建议提高低收入者收入

  去年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领域热点亮点颇多。消费重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2023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82.5%,提高了43.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47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康义判断,今年消费仍然会保持较好的增长。城乡融合发展、城镇化进程推进、消费结构持续升级,特别是医疗、健康等消费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此外,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文娱消费等都快速发展,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消费热点不断升温,不断为消费市场提质扩容增添动力。

  从去年淄博烧烤、贵州“村超”,到今年开年哈尔滨冰雪旅游、冰雪运动“火出圈”,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王冠华称,这既顺应了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大趋势,也展现了我国内需的潜力。

  “像哈尔滨等地的冰雪游态势要延续,春节后要继续出台刺激消费政策。”叶青表示,今年扩大消费的政策力度要加大。去年汽车产销突破了三千万辆,说明刺激政策是有效的。现在的重点是在房地产方面。

  此外,扩大消费还要改善收入分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国家统计局数据,去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其中来自政府的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活补贴、现金政策性惠农补贴等转移性支付增长10.3%。截至去年11月底,全国动态监测低收入人口达6600多万人,保障低保对象4044.9万人。研究指出,低收入者的消费率和消费倾向高于高收入者,对此,叶青建议扩大低保人群数量,以更好满足他们的需要,并扩大消费。

【华新财经网-www.17caijing.com
最新文章
资讯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