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产业资讯 > 要闻 >

深市两板今正式合并 企业融资效率再提升

2021-04-06 14:36 来源: 第一财经 
摘要: 深市两板今正式合并 企业融资效率再提升 作者: 安卓 自4月6日开始,深市主板、中小板将迎来一个新的开始,两板合二为一。至此,深交所也将形成以主板、创业板为主体的市场格局

  深市两板今正式合并 企业融资效率再提升

  作者: 安卓

  自4月6日开始,深市主板、中小板将迎来一个新的开始,两板合二为一。至此,深交所也将形成以主板、创业板为主体的市场格局。

  在股吧中,两板合并成为近期热议的话题,一位股民在帖子中深情写道:再见,中小板。

  自2004年诞生以来,中小板已走过了近17个春夏秋冬,总市值从当年的400亿元,成长到如今的超13万亿元,一批批牛股孕育而生。

  作为过渡板块,中小板已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随着一个全新深市主板的到来,中国资本市场也迎来一个新的篇章。

  历史使命的完结

  2004年5月27日,中小企业板块举行启动仪式,宣告中小板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在深市主板内设立中小板,其实是分步推进创业板的一个重要步骤,为创业板的推出创造条件、积累经验,开辟了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新渠道。

  6月25日,经过层层选拔,首批8家企业挂牌上市,号称“中小板八骏”,分别为现在的新和成(38.920, 0.23, 0.59%)(002001.SZ)、鸿达兴业(3.850, 0.35, 10.00%)(002002.SZ)、伟星股份(6.700, -0.05,-0.74%)(002003.SZ)、华邦健康(5.560, 0.10, 1.83%)(002004.SZ)、ST德豪(1.800, 0.00, 0.00%)(维权)(002005.SZ)、精功科技(6.120, 0.09, 1.49%)(002006.SZ)、华兰生物(41.190, 0.91,2.26%)(002007.SZ)、大族激光(41.540, -0.58, -1.38%)(002008.SZ)。当年年底,中小板上市公司数量已达38家,此后数年,中小板上市公司数量稳步提升,截至目前已达1004家,主要集中在电子、生物医药、计算机等新兴行业。

  17年间,中小板在不同时期诞生了一批“茅台式”大牛股,诸如东方雨虹(52.880, 0.09, 0.17%)(002271.SZ)、紫光国微(110.740, -3.22,-2.83%)(002049.SZ)、华兰生物、苏泊尔(74.580, 0.38, 0.51%)(002032.SZ)、新和成、牧原股份(105.020, -0.88, -0.83%)(002714.SZ)、三花智控(21.330, 0.26, 1.23%)(002050.SZ)、立讯精密(35.150, -0.58, -1.62%)(002475.SZ)、美年健康(14.100, -1.57,-10.02%)(002044.SZ)、达安基因(29.300, -0.55, -1.84%)(002030.SZ)等。

  2008年上市的白马股东方雨虹,股价累计涨幅达到87倍之多,被称为“防水茅”,总涨幅在中小板中排名第一。业绩快报显示,东方雨虹2020年实现净利润近34亿元,同比增长达64%。

  “中小板八骏”中的华兰生物、新和成,自上市首日起算,累计涨幅分别达到了61倍和43倍。

  从市盈率来看,中小板的市盈率介于深市主板和创业板之间,17年间,其平均市盈率随资本市场变动呈现出较大的起伏。

  其中,在2007年大牛市的背景下,中小板平均市盈率达到了85倍,这也是最高的一年,2018年,中小板平均市盈率步入低谷,仅为22.59倍。

  在总市值方面,在过去的17年里,有4个年份的总市值均超过10万亿元,2020年更是超过了13万亿元。

  不过,虽然中小板上市公司总体在不断地发展壮大,但因2000年深市主板就暂停新股发行,导致诞生于主板、身负过渡使命的中小板,在市值规模、业绩表现、交易特征等方面与主板越发趋同。

  比如,从上市规则来看,中小板自设立以来遵循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等就与主板总体一致,仅个别规则存在些许表述上的差异,比如,高送转业务指引中关于高送转的定义,2020年底新一轮退市制度改革后,股票上市规则中有关主板、中小板的差异规定已消除。

  从板块内的上市公司来看,中小板内也不乏类似于苏宁易购(6.950,0.00, 0.00%)、海康威视(56.610, 0.11, 0.19%)、顺丰控股(81.870, -1.22,-1.47%)等拥有较大流通盘的优质行业龙头股,区分主板和中小板已失去实质意义。

  企业择板上市更加明确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对比创业板、科创板,中小板已不具备制度优势。

  中信建投(32.800, 0.61, 1.89%)分析师张玉龙认为,创业板与科创板的先后推出,为中小企业和高新产业(126.040, 3.03, 2.46%)的融资分别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渠道,且明显区别化的注册、交易和退市机制更是提高了创业、科创两板的效率,使得这两板上公司优胜劣汰速度加快,资金活力整体更强。从这一角度看,中小企业早已不是中小板的“专利”,培育和扶持的定位和优势也在不断淡化。

  而中小板并入主板后,不仅恢复了深市主板功能,更为重要的是进一步增强了资本市场服务中小企业的功能。

  近年来,我国通过不断推出重大改革,发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以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

  比如,科创板的推出,率先探路注册制,为科创型企业上市开通康庄大道。

  此后,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精简优化创业板IPO条件,综合考虑预计市值、收入、净利润等指标,设置了多元化上市条件,支持服务成长性创新创业企业上市融资。

  新三板的改革也在同步进行,设立精选层,优化发行融资制度,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建立新三板向交易所市场转板机制,打通中小企业成长壮大的上升通道。

  对于尚处于孵化阶段的中小企业,也实现了扶持政策的全覆盖,比如,我国完善了创业投资基金监管制度,出台“反向挂钩”减持政策,鼓励投早、投长、投小,支持小微企业在交易所市场发债融资等。

  另外,区域性股权市场也扎根当地,逐渐成为扶持中小微企业政策措施的综合运用平台,各市场不断创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

  这一系列以创新为主线的重大改革,旨在构建一整套完善的服务于中小企业的资本环境,深交所两板合并,也正是资本市场改革深化过程中的必然选择。

  合并完成后,深市主板定位于支持相对成熟的企业融资发展、做优做强,发行上市门槛保持不变;创业板主要服务于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突出“三创”“四新”,各有侧重。

  张玉龙认为,随着主板与中小板的融合,企业在择板时将更加明确,提升了企业融资效率和交易板运行效率。

  深市优质标的或将从中受益

  而对于广大的投资者来说,最关心的莫过于两板合并后是否会引起板块估值变化、股价异动以及全面注册制是否已箭在弦上。

  事实上,不论是同一个交易所各板块之间,还是同一个板块内部,由于企业规模、行业类型、盈利能力、成长特性、投资者预期不同等因素,企业估值水平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深市主板和中小板市盈率主要是由于行业类型、成长特性等结构性差异所致。

  截至目前,深市主板以食品饮料、房地产、家用电器等传统行业为主,平均市盈率21.16倍,而以新兴行业为主的中小板平均市盈率为33.16倍。

  光大证券(16.150, -0.01, -0.06%)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对第一财经表示,从之前两板合并宣布后实际市场情况来看,此次合并对交易和投资的影响都比较小。

  “一方面,因为这次合并不会改变证券代码和证券简称,只是对部分业务规则、技术系统和发行上市安排等进行适应性调整,所以对市场运行和投资者交易影响较小;另一方面,我国金融市场已经日趋成熟,市场越来越理性,两板合并后对个股估值的影响相对有限。”高瑞东说。

  不过,张玉龙认为,主板和中小板之间仍可能存在流动性较低的存量资金。随着两板合并,这些存量资金或将基于个股估值和基本面迎来一轮重新洗牌,优质标的将从这一过程中受益。

  对于全面注册制的猜想,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接受采访时认为,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循序渐进地推进。在全市场推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不能过于理想化,也不能急于求成。目前从总体看,注册制在科创板、创业板的试点经受住了市场的检验,但还需要进一步评估,之后再在全市场稳妥推进注册制。

  另外,两板合并可能会使得深市各指数未来的编制和标的纳入发生变化。2月5日,深交所发布公告将“中小板指数”、“中小板综合指数”、“中小板300指数”等指数名称分别变更为“中小企业100指数(9110.449, -3.77, -0.04%)”、“中小企业综合指数(12435.279, 41.32,0.33%)”、“中小企业300指数(1675.803, 3.43, 0.20%)”。

  深交所也表示,下一步将结合市场需求和实际情况,会同相关方研究优化指数编制方法,进一步打造更具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系列中小企业指数。

【华新财经网-www.17caijing.com
最新文章
资讯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