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生活消费 > 教育 >

那些干大事儿的人,高山科学经典导读《发现者》

2023-10-16 13:59 来源: 互联网 
摘要: 2023年10月14日晚八点,由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科普专项经费资助的科学传播公益项目高山科学经典邀请到了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科普时报社社长尹传红,高山书院校董会主席、

2023年10月14日晚八点,由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科普专项经费资助的科学传播公益项目“高山科学经典”邀请到了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科普时报社社长尹传红,高山书院校董会主席、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系主任吴国盛,一起为大众导读《发现者》,巡礼人类文明史的壮丽图卷。

几百万年前,古人类发现和使用火,发展农业畜牧业,建立起文字系统,辉煌的古代文明缓缓拉开序幕。

近代文明以来,哥伦布在1492年发现新大陆,哥白尼在1543年提出“日心说”,牛顿在1687年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法拉第在1831年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达尔文在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弗莱明在1928年发现了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沃森和克里克在1953年发现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纵观历史,人类一直试图了解自身和世界及其内在运作的规律,一个个伟大的发现谱写了绚丽多彩的人类文明,而我们现在所观察和理解的世界,是由无数的发现者为我们揭示的。

在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丹尼尔·J·布尔斯廷(Daniel J. Boorstin)的著作《发现者》一书中,他将人类“发现”的历史从时间、空间、自然和社会四个方面描述开来,讲述不同的“发现者”在历史长河中带领着全人类一点点走到今天的故事。

导读嘉宾杨东平教授称赞该书:“堪称一部展现绚丽多彩的人类文明史的巨作,不仅广采博引,资料丰富,而且贯通古今,颇具独到之见。”高山科学经典导读现场,杨教授循着布尔斯廷的著书思路,将人类文明发现史娓娓道来。

时间的诞生,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一个重大进步。在此之前,人们无法区别今天、昨天、明天、今年、去年……那么,用什么来作为时间的依据呢?

杨东平教授在高山科学经典导读现场

聪明的古代智者抬头看向了天,发现了月亮规律性的阴晴圆缺变化,“依据月亮来制定立法成为各个古老国家的首选。”

杨东平教授介绍到,“无论是希腊人还是巴比伦人,他们都认为天上与人间所发生事件存在对应关系。因此,占星术在当时变得非常发达。”

古罗马的科学家中最有影响力的占星术权威是托勒密。他将地理、天文、光学和声学逐渐发展为一个体系,在三角学、球面几何学方面为解决日晷问题提出了极好的办法。他闻名于世的《天文学综论》扩大了数学的运用,他的《地理学指南》利用经度、纬度系统地列表指明各地方,为球体表面投影于平面提出了改良的方法。导读中杨东平教授评价他“是一种科学精神的先驱,提倡实验方法的鼻祖”。

中国古代科学家在“时间的诞生”上也有过突出成就。《发现者》就介绍了中国北宋中期官员苏颂,他博学多才,“领导制造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开启近代钟表擒纵器的先河。”

本书还以很大的篇幅和激情描写了中世纪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那个时代批量产生探险奇才:抵达元大都的威尼斯人马克·波罗,建立航海学院、首开奴隶贸易的葡萄牙人亨利王子,发现好望角的西班牙人迪亚士,发现美洲的意大利人哥伦布,发展奴隶贸易的葡萄牙人麦哲伦……杨东平教授认为,“在他们心目中,‘已知的’就是‘教条’,未知的不是‘不可知’——而是‘尚未发现’。”

事实上,中国明代郑和的远航在古代是这个星球上所能看到的规模空前的航海活动,征用了三万七千人,组成多至317艘船只的船队,但为什么中国人没有“发现”欧洲或者美洲?为什么大航海时代中国一事无成?

圆桌嘉宾尹传红老师解读了《发现者》的观点:“当欧洲人满怀热忱和希望扬帆出海的时候,固守大陆的中国却正在封锁它的边界,它自囿于自己的物质和精神长城之内,避免触及意外之事。”

尹传红教授在高山科学经典导读现场

继大航海的故事后,作者布尔斯廷在书中提出了“为万物分类”的概念。植物学家、生物学家、动物学家开始重新认识这个大千世界,认识在大地上奔走、在山野里生长的各种各样的生物。但是要把这些杂乱无章的千奇百怪的植物动物加以分类并不是一个很容易的事情。杨东平教授在导读时介绍道:“英国人约翰.雷和林奈两位,将五光十色的大自然分门别类,取得巨大成就。”

《发现者》还讲述了“人类生活的文明化”,杨教授认为:“人类文明的考察不应仅仅局限于科学发现,也不仅仅局限于对自然认识的深化,还包括人类的共同生活、古代文明和近代文明。”最后对于“发现历史”一章,布尔斯廷在书中提及了两种途径,杨教授介绍到:“第一个是写史,典型的像司马迁,另外一个方向是考古挖掘,通过向地下、向古物来求证历史。”

布尔斯廷是曾获普利策奖的《美国人》三部曲的作者,“作为一个文学派史学家,却能写出这么多内行的科技成就史,还能够给出很多发人深省的观点。”吴国盛教授认为布尔斯廷的跨界成就非常成功。

吴国盛教授在高山科学经典导读现场

尹传红老师对此分享到,“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卡尔·萨根是也是美国一个很著名的科普作家,他总结他科普写作道路时讲他在芝加哥大学一年级时受到了很重要的通识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可能是形成一个学者或作家跨学科思维的原因之一。”

圆桌论坛环节

与科学家一起读好书,“高山科学经典”是一个由高山书院发起的公益科学传播项目。邀请百位知名科学家每周导读一本科学经典书籍,引领公众参与阅读的大型科学传播公益项目,旨在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培育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期望在全民学科学的时代背景下,高山科学经典能在科学传播领域尽一份绵薄之力。

高山科学经典项目书单

高山科学经典的目标是,让科学精神通过书籍,跨越地域、阶层、年龄、民族的界限,传播到每个角落、每个人心中。希望科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与科学家们跨界对谈,让科学更有趣。

高山科学经典世界读书日发布会现场

未来,“高山科学经典”项目将打造三大重点产品:出版《高山科学经典》系列丛书;开展线上导读直播;沉淀专业级科学导读视频节目。达到出版、传播、教育多重效应。开展全民科学阅读,共同推动“科学复兴”,提升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实现“公心大用”。

【华新财经网-www.17caijing.com
最新文章
资讯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