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产业资讯 > 要闻 >

三个观点深入解读央行封杀“首付贷”

2016-03-17 12:44 来源: 环球财经网 
摘要: 12日央行在记者会上宣布,将对房地产中介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及其与P2P平台合作开展的首付贷金融业务进行清理和整顿。这一举措成为今年两会上的重头戏,被外界视为针对房地产

  12日央行在记者会上宣布,将对房地产中介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及其与P2P平台合作开展的“首付贷”金融业务进行清理和整顿。这一举措成为今年两会上的“重头戏”,被外界视为针对房地产市场乱象的一次拨乱反正之举。

  “链家事件”可能是导致政策提前出台的导火索

  有人认为,目前首付贷在房贷中的比例并不高。存在风险隐患的首付贷目前尚不会对金融体系造成冲击。这也和人们担心的首付贷可能引发类似美国的次贷危机,并不在一个量级水平上。

  但事实上,这不仅在于房地产商和中介公司不具有提供首付贷资质,其行为也和央行政策相悖,还在于其具有天然破坏性。首付贷对购房者和房地产商、中介公司都具有极大诱惑力。房价高企,许多人没有能力买房,而首付贷为其提供了实现购房梦的渠道。房地商当然乐意看到房子赶紧卖出去,把房贷风险转移给银行。而中介公司借助首付贷,一手可以赚取中间费用,另一手还能从中赚取贷款利息等好处。首付贷的闸门一旦打开,人们就可能一拥而入,那时再想降杠杆,恐怕就来不及了。

  针对“首付贷”这一新生事物的违法和巨大破坏性,央行这一举措应该是酝酿已久,但却可能是因为“链家事件”这个导火索而提前了。据腾讯财经报道称,3月3日,银监会召开了一次“链家地产风险事件处置工作座谈会”。该座谈会可能亦对房产中介暂停首付贷产品有所影响。

  被链家内部称为“223事件”的上海链家两个负面案例爆发后,媒体对链家的“金融帝国”一母同胞的链家地产、链家金融、理财通和中融信质疑之声不断,不仅链家被上海消保委和住建委约谈调查,北京银监局也迅速约谈了与链家有合作关系的多家商业银行进行调研。而3月8日链家停止所有“首付贷”相关业务,也是此次央行封杀“首付贷”的信号之一。

  按照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要求,如果要推出一款借贷功能的金融产品,必须要进行备案,否则属于违法经营。而有消息显示,在上海市消保委和住建委的约谈中,链家未能提供任何备案内容。其合法性也尚未得到相关部门明确答复。

  严控首付资金来源 保证宏观调控政策的的有效性

  一直以来,买房首付20%是银行的“底线”。现在很多地方在通过P2P平台搞“首付贷”。对此,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质疑。他说,从事某项业务应该查询是否按照规矩申请有关资格、符合资质,再就是资金来源是什么。正规的银行内部掌握贷款比抵押品的价值,判断这个价值要对抵押房地产的财产进行价值评估。此外,银行需充分了解你的客户,客户的首付不能是借的。

  潘功胜表示,人民银行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房地产中介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自办的金融业或者与P2P平台合作开展的金融业务,所提供的首付贷产品不仅加大了居民购房的杠杆,削弱了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增加了金融风险,同时也增加了房地产市场的风险。

  在上海“链家事件”的两起案例中,上海市民黄先生介绍,链家中介欺瞒了房产的抵押情况和房东的信誉情况,自己支付了七成首付后,房子却被三家法院查封,链家更要求自己将父母名下资产作为抵押资产,作信用担保才肯继续办理交易。

  在另一案例中的庄先生则表示,自己支付了定金后,在签订正式协议前才被告知房屋有 167 万元的抵押贷款,房产证无法办理,而这笔抵押贷款竟然是由链家中介以工作人员名义借给上家以供其购买其他房产的。

  毋庸置疑,一线城市的房价一直是水涨船高,而买房者和卖房者之间往往会有一些资金方面的需求,而链家此时站出来,说他们的业务是一种金融上的“创新”,这种说法究竟能站稳脚跟吗?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一线城市尤其是上海房价的恐怖上涨,让人不寒而栗。于是,链家是不是房价上涨的罪魁祸首成为争论的焦点。不管房价上涨的真正根源是不是链家,但链家在这个上涨过程中都处于难逃其咎的尴尬境地。许多证据表明,链家在这轮房价上涨的过程中扮演了极其不光彩的角色。垄断房源,哄抬房价,间接地给炒房者提供资金等帮助。比如,链家受人诟病的一点是:链家通过P2P引入资金,然后通过首付贷等方式给购房者、炒房客提供杠杆,刺激炒房者炒房。当房价的上涨已经有摆脱政府可控范围趋势的话,那链家这样的推手就危险了。房价过度上涨,链家的这些不光彩举动,就不得不被人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市长黄奇帆指出,如果听任当前一些地方的房市高杠杆,将会是另一场金融灾难。黄奇帆特别提到了中介公司,他说,—些房地产买卖中的中介公司,他们给购房者提供首付支持。我们一些银行的购房贷款首付已经从原来的40%降到30%,现在有些已经降到20%,如果房产商或者中介再给买房的人提供10%到20%的首付,实际上就使得买房的人变成零首付或者5%到10%的首付——美国次贷危机的源头就是零首付,房价也就没头没脑地一两个月、三个月暴涨了30%、50%。这和去年股市高杠杆造成的3000点到5000点的后果是一样的。

  拒绝下一个“e租宝”

  央行如此果决的封杀“首付贷”,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e租宝”这样的庞氏骗局所造成的巨大社会危害。在房地产市场这样庞大的资金总量之下,一旦出现类似“e租宝”的情况而没有得到及时的遏止,其危害可能会十倍乃至百倍于“e租宝”。

  在央行的记者会上,副行长潘功胜表示,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自办的金融业务没有取得相应的资质,是违法从事金融业务,而且这里面还存在着自我融资、自我担保、搞资金池的现象。而“自我融资、自我担保、搞资金池”正是典型的“e租宝”模式,因此即使不上升到次贷危机的危害程度,央行此次对房地产金融市场的清理和整顿也是势在必行的。

  仍以链家为例。链家理财几乎所有产品都标注有“由中融信担保提供本息保障”,而中融信的唯一股东是北京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中融信与链家地产的法定代表人都是左晖,左晖另一身份是链家地产董事长。这样,就出现了奇怪的局面,自己为自己担保。

  媒体对于链家的另一项质疑是“搞资金池”。据内部消息称,丁丁租房每两个月至少亏损近亿元。而链家在3亿赞助东方卫视《极限挑战》第二季之后,又接连赞助和冠名了乐视《芈月传》和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第二季等。链家过去一年用于扩张开店、广告支出和业务亏损的资金总额超过10个亿。在没有获得实质融资的情况下,虽然链家过去一年进行的并购号称几乎全部由换股方式完成。但并购及并购后企业的扩张等资金来源以及与理房通的关系,一切不得而知。

  对此链家回应称:“客户的房款受央行监管,任何人不得挪用”。同时作为理房通的备付金存管银行也表示:“理房通符合《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3]第6号中的规定,对备付金进行了严格监管”。

  然而事实上,《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办法》是2013年颁布的,其目的就在于规范第三方支付机构对于客户资金的管理规范,但在此规定颁布之后的2014、2015年却连续出现了3家支付机构挪用备用金、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事件,并最终被注销牌照。据某第三方支付专业人士透露,该监管政策并不能完全避免第三方支付机构挪用客户资金的风险,在巨大监管资金量可能产生的利益诱惑下,第三方支付的备付金是有被挪用的可能性的。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于2015年9月18日发布的《理房通+中融信:链家P2P理财与购房款托管的融合术”》文章描述,链家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理房通本身并不作为资金托管公司,而仅作为支付平台,其背后的资金托管公司,正是链家理财平台债权的担保方——中融信。而中融信左手牵着P2P平台链家理财,右手则对接其此前拿到的第三方支付牌照理房通1。一位股份行资产负债管理部人士认为:“这个模式相当于,一边是买卖方的人把资金交付给理房通和中融信,形成资金沉淀;另一边是链家在理财平台上发产品,让中融信来担保,如此资金就会在中融信这里形成一个大池子,这非常可怕。

  除了封杀“首付贷”,央行在记者会上宣布的另一项举措就是针对第三方支付的。央行副行长范一飞表示,从去年开始,我们加大了对银行账户以及支付账户分类管理的力度,总体原则就是要进一步推动支付体系更加便捷安全发展,进一步落实账户实名制的要求,更好地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具体而言,在银行账户这一块,在现有的个人账户基础上,我们又增设了两类功能依次递减的账户,便于大家网上理财,日常的小额支付需要。在支付账户这一块,我们按照实名强度以及支付限额把它分为三类,功能逐次增强,由此把整个账户体系初步建立起来。这样一个新的划分,新的银行账户体系下月1号开始实行,支付账户体系要到7月1日才能运行。

【华新财经网-www.17caijing.com
最新文章
资讯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