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第三届重庆两江国际金融论坛在渝举行
2014年11月15日至16日,由重庆现代金融研究院主办,重庆现代金融研究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承办的2014’第三届重庆两江国际金融论坛在重庆君豪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以及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等300余人莅临了本次论坛。
图:论坛现场
本届论坛是继第一届(2012年)和第二届(2013年)重庆两江国际金融论坛后的又一次高峰盛会。前两届论坛分别围绕“金融创新发展与实体经济”和“复杂国际金融环境与条件下的中国金融创新”的主题,对重庆金融业的发展起到了助推与支持作用。并且在第二届论坛上独家发布了重庆市首个金融发展白皮书,该报告的发布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各金融机构把它作为在重庆布局发展的重要参考工具书。2014年,是金融业转型和变革之年,互联网金融等新金融的不断挑战、人民币市场化利率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金融脱媒化的加剧以及金融市场准入的放宽等,促使了重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此次盛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举行的。本届论坛上,重庆现代金融研究院邀请了央行的政府官员、世界银行的金融高管以及新金融的代表人物等,对未来金融的发展以及重庆如何在这次金融变革中抓住机会,对当前金融热点问题特别是互联网金融、小微金融和大资管时代下金融机构资产管理创新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思想碰撞。
此次论坛还发布了年度系列报告——《重庆金融发展报告(2014)》,该报告首次提出了对重庆新金融未来的展望,并首次明确的提出了重庆如何建立中国长江中上游金融中心的必要性和战略意义。
由于大量的商业银行面临着转型的压力,重庆现代金融研究院在论坛上还首次独家发布了《中国社区银行发展报告》,该报告开创了中国社区银行在中国运作的一些商业模式,为商业银行的转型提供决策依据,成为众多商业银行转型的红宝书。
图:重庆现代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亚群致开幕词
论坛分为开幕式和主题演讲两部分,开幕式由重庆现代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亚群致开幕词,并代表重庆现代金融研究院向不辞辛苦、远道而来的各位领导、专家及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随后,各位专家就主题发表自己的演讲:
图:世界银行全球金融与市场局首席金融专家王君做《探寻微型金融的本质与发展》主题演讲
王君:微型金融的本质本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什么是微型金融的本质?世界银行全球金融与市场局首席金融专家王君就《探寻微型金融的本质与发展》表达了观点,要促进微型金融的发展,一是要改变观念,重新回到最本质的问题上来,认识金融的本质,把那些噪音剔除掉,去伪存真。第二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政府需要重新职能定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把有限的财政放在适合的地方。最后,他认为,所有的这些东西,要想真正的解决,需要有一个国家层面的包容性金融的战略,在这个战略下,对现状进行判断,对各个职能作出界定,对于指标体系的建立负起责任来,并且对于未来取得的进展作出判断,我们就有可能实现在全国大规模的可持续的促进小微企业融资。
图:重庆工商大学校长杨继瑞做《十八大后重庆金融发展的战略机遇期》——2014重庆金融发展报告解读
杨继瑞:《重庆金融发展报告》亮点突出
重庆工商大学校长杨继瑞对《十八大后重庆金融发展的战略机遇期》——2014重庆金融发展报告进行了深刻解读:首先对《重庆金融发展报告》给予了较高的评价:现代金融研究院对重庆在过去的2013年金融改革、金融发展、金融创新以及未来的展望,都做了比较好的总结和诠释;从内容结构上更加的完善,更加的权威。其次,对报告体现出的三大亮点给予了深刻解读:一是金融基础比较显著,金融业支柱作用日益增强,服务方式不断创新,银行服务呈现便民特色。二是新型金融业蓬勃发展,给重庆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助力,更为我们一些直接的投资提供平台。三是金融元素市场竞相绽放,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重庆药品交易所、航运交易所、资产交易所等等,都体现了重庆用市场的方式资源配置。当然,报告中也存在不足:对未来进行展望方面稍显弱了一点,包括对重庆金融行业发展存在哪些不足的问题,包括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图:重庆现代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亚群做《中国社区银行发展报告》解读
李亚群:社区银行也已经成为我国未来金融改革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重庆现代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亚群对重庆现代金融研究院独家首次发布的《中国社区银行发展报告》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解读:首先是美国与中国社区银行对比分析,因为美国的社区银行发展的时间比较长,有悠久的历史,目前在全世界处于相对比较先进的水平,所以把美国作为一个参照。二是我国社区银行发展的必要性的研究,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区银行。
此外,李院长还表示:针对目前已有的社区银行的运营模式,我们也考虑,改革我国金融体系的对策,以民营企业控股,资产规模较小,服务对象限定于一定区域的高度灵活的新型商业银行,社区银行也已经成为我国未来金融改革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通过十年来的发展,我们可以有这样的结论。对社区银行未来发展策略上,我们也有几种方式,由民营企业资本组建新的社区银行,将现有的小银行改造为社区银行,还可以领导民间非正规金融机构发展成为社区银行,逐渐推动对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造,等等几种模式都是我们认为比较好的新的策。
图:黄河学者,国家级专家耿明斋做《寻找中国经济改革的红利区》主题演讲
耿明斋:向改革要红利
中原发展研究院院长,著名国家级专家,改革红利论主要著作人耿明斋在《寻找中国经济改革的红利区》的主题演讲中,认为红利要从改革而来。首先是重塑市场主体,要把民营企业塑造成真正的市场活动的主体,它的核心不在于企业本身,而在于政府要大幅度的向后退,政府更多的向外放,把该由市场决定的事,该由企业决定的事都放给企业。二是建设城乡统一的用地市场。到目前为止,重庆的地段市场探索走在最前沿的,虽然还有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应该尽快统一起来。三是反垄断。金融领域到目前为止还是垄断的,要放开准入,我们金融里最大问题是银行数量少,银行体量太大,大银行向小微企业放贷作假,我们供给小微企业的小型银行比较少,放开之后,让小型银行迅速爆发起来,可能小微企业的融资和成长的压力就会大幅度得到缓解。四是蕴含了巨大红利的改革领域就是财税体制的改革。财税体制的设计要两个层面,一个是政府之间的关系,不同层级政府之间,财权和事权的关系,二是政府和民营之间的,公共产品的提供、创造和获取税源的关系。
图:中国人民银行参事,原央行研究局副局长李德做《通过金融创新与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演讲
李德:金融改革的目标,首要就是优化经营资源配置和提高经营资源的效率
中国人民银行参事,原央行研究局副局长李德对《通过金融创新和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做了主题报告,并认为,在经济调整、转变的时候,要促进金融改革,首要就是优化经营资源配置和提高经营资源的效率。金融资源配置中的问题,一是融资结构不平衡,二是金融行业来看,资本市场发展滞后。三是城乡资源配置不平衡。随后,李博士也通过金融创新和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提出自己独到观念:一是加强法制,建立完善的政策法规规范各金融机构经营行为,提高人民银行的社会影响和公信力;二是加强劳动力支撑转移,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策略;三是开展新的发展机制,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的信息技术,提供多项金融服务;四是对农村金融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给予适当的经营空间。
图:著名互联网专家刘杰克做《互联网金融的盈利之道》主题演讲
刘杰克:互联网金融盈利的关键是产品和营销
最后,著名的互联网专家刘杰克通过为什么拥抱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盈利的关键点在哪里,国际国内现在互联网金融做的好的案例三个方面对《互联网金融的盈利之道》的做了幽默而又深刻的主题演讲:通过出租车的故事,他认为,互联网时代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去中间化、扁平化,银行朋友们正确的做法是拥抱这个大趋势;通过余额宝与中石油的故事,认为互联网金融盈利的关键点是做一个好的产品;通过冰桶挑战的启示,认为互联网金融盈利的另一个关键点是将产品很好的营销出去;最后,通过开鑫贷与陆金所的对比,诠释了传统金融业和互联网金融的盈利之道。
作为本次论坛的延伸部分,16日重庆现代金融研究院特邀请了资深财富管理和小微金融领域专家王志成,资产管理实战专家杨军战分别就《小微金融与零售银行业务盈利模式创新》和《大资管时代下金融机构资产管理创新》问题为参会嘉宾做专题授课,受到了与会人员的好评。
王志成在授课中提到,大数据征信对于小微金融业务来说,可以有效解决发展与风险的平衡,实现风险可控前提下的规模发展。同时,他认为,零售银行目前正面临着转型的压力,如托媒、利率放开、储蓄保险、余额宝、对公和零售资源不对称、中后台支撑不到位等,因此,明确银行自身定位与进行品牌化建设就成为零售银行发展与盈利的大趋势和创新点。
资产管理实战专家杨军战在《大资管时代下金融机构资产管理创新》的授课中认为,资产管理业务是未来中国金融业发展的主旋律,它必将深刻改变中国金融资产的构成和金融体系的运行方式,而“竞合与共赢”将成为主基调,产品创新变得尤其重要。同时,他认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进行的微观业务创新,正在颠覆原有的监管体系,此时,监管制度改革对于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来说就至关重要了。
截止16日下午5时,第三届重庆两江国际金融论坛所有议程圆满结束。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重庆地区金融专业人员搭建一个沟通交流平台,通过对论坛主题“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开放与商业银行发展创新”激烈交流与碰撞,大家对金融业特别是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有了更为明确的把握。并针对当前金融热点问题,特别是互联网金融、小微金融以及大资管时代下金融机构资产管理创新这些当前沿热点,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刻系统的解读和探讨,为当前全面深化金融改革提出了具有实操性的建议。
此次论坛还得到了众多媒体的关注与支持,重庆电视台新财经、经济日报、金融时报、中国经济报、时代周报、重庆晨报、重庆时报、人民网、新浪财经、腾讯大渝网、华龙网、凤凰重庆、搜狐焦点等20余家全国和地方知名媒体参与了本次论坛并对论坛盛况进行了报道。
【华新财经网-www.17caij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