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产业市场 > 理财 >

打破刚兑 资管新规如何影响你的“钱袋子”?

2018-05-03 10:25 来源: 新京报 
摘要: 五一小长假前夜,资管新规落地,百万亿规模的资管行业正式迎来合规化的里程碑。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3.800, -0.01,-0.26%)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

  五一小长假前夜,资管新规“落地”,百万亿规模的资管行业正式迎来合规化的里程碑。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3.800, -0.01,-0.26%)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深刻影响着银行、券商、基金、信托等行业的布局与发展。未来资管行业何去何从,产品端和资产端将发生哪些变化?如何影响老百姓(75.410, -1.23, -1.60%)的“钱袋子”?

  新增了什么?

  ●过渡期延长至2020年底

  据央行官网,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印发了《意见》。

  事实上,《意见》已于2017年11月17日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为期一个月。

  记者留意到,较此前的征求意见稿,《意见》在多处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包括明确允许对符合一定条件的金融资产以摊余成本估值、过渡期延长至2020年底等等。

  如在合格投资者“具有2年以上投资经历,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家庭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者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万元”这一标准,较征求意见稿新增了“家庭金融净资产不低于300万元”的表述。

  打破了什么?

  ●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打破刚性兑付

  《意见》明确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打破刚性兑付是关注的焦点之一。今年两会期间,时任银监会主席、现任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曾明确提醒投资者注意“保本高收益”产品的风险,直言保本就不可能有高收益,并将其归位欺诈的范畴。

  央行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资管业务规模不断攀升,截至2017年末,不考虑交叉持有因素,总规模已达百万亿元。其中,银行表外理财产品资金余额为22.2万亿元,信托公司受托管理的资金信托余额为21.9万亿元。同时,互联网企业、各类投资顾问公司等非金融机构开展资管业务也十分活跃。

  “刚性兑付偏离了资管产品‘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质,抬高无风险收益率水平,干扰资金价格,不仅影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还弱化了市场纪律,导致一些投资者冒险投机,金融机构不尽职尽责,道德风险较为严重。”央行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表示。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公开指出,随着资管产品规模越来越大,风险也随之迅速上升。如果听之任之,一旦风险爆发将跨行业、跨市场传递,影响的不仅是我国金融市场,更给实体经济、给普通金融消费者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禁止了什么?

  ●非金融机构不得发行、销售资管产品

  央行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表示,当前除金融机构外,互联网企业、各类投资顾问公司等非金融机构开展资管业务也十分活跃,由于缺乏市场准入和持续监管,产品分拆、误导宣传、资金侵占等问题较为突出,甚至演变为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发行证券,扰乱金融秩序,威胁社会稳定。

  对此,《意见》明确指出“资产管理业务作为金融业务,属于特许经营行业,必须纳入金融监管。非金融机构不得发行、销售资产管理产品,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针对非金融机构违法违规开展资管业务的情况,尤其是利用互联网平台等分拆销售具有投资门槛的投资标的、通过增信措施掩盖产品风险、设立产品二级交易市场等行为,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规范清理。”上述负责人表示。

  银行1

  产品净值化转型压力较大

  在交通银行(6.140, -0.05, -0.81%)研究中心看来,短期内对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转型发展和收入增长带来一定的挑战。但资管新规已经过一段时间的充分酝酿,市场参与者也有了充分预期,再加上一定时间的过渡期,这些都为金融机构留下了较大的缓冲余地,因此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认为,短期影响是多方面的。从产品的层面看,银行理财产品要从预期收益型向净值型转变,这方面压力会比较大;从资产端看,目前大概有40%的理财产品投向非标,银行理财的投资期限相对较短,对接的资产期限较长,无论是非标的退出还是期限错配的问题,短期内都会有一定压力;从投资者角度看,投资者对刚性兑付的打破需要一个较长期的接受过程。此外,部分银行表外业务转为表内,资本的占用也会有一定压力。

  长期来看,新规利于资管业务告别野蛮生长,资管业务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董希淼同时指出,资管新规在防范风险的同时为银行打开了一个发展业务的口子,即允许银行成立资管子公司。“这个口子打开之后,银行的理财产品就可以通过资管子公司投向市场。”

  交通银行研究中心也表示,长期来看,资管新规有助于促进资产管理业务规范发展,降低金融风险,未来银行理财业务转型之后,也将会形成商业银行新的业务增长点。

  为应对资管新规的落地,工行行长谷澍在工商银行(5.940, -0.04,-0.67%)2017年业绩发布会上就曾表示,已做好准备,如在资金来源端,工行已经在打造净值型的产品体系,逐步按照资管新规要求,实现产品净值化。而在投资端,也在不断地做好非标转标的研究,不断寻找更多标准化的投资产品。在风险控制方面,工行不断地简化产品体系,减少嵌套。(侯润芳)

  券商2

  “躺着赚通道费的模式不行了”

  根据资管新规,多层嵌套的资管产品将被清理,通道业务将被限制发展。各类金融机构将被禁止开展规避投资范围、杠杆约束等监管要求的通道业务。

  北京一家大型券商人士认为,随着资管新规的落地实施,券商资管的通道业务规模将大幅缩减。上述人士称:“躺着赚通道费的模式不行了。”据该人士介绍,当前券商资产管理规模中超过70%以上为通道和资金池业务,随着资管新规的落地,券商的规模增速将大幅下滑。

  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规模16.88万亿元,相比2017年一季度末18.77万亿元(最高值)减少1.89万亿元。其中定向资管计划产品规模为14.39万亿元,相比2017年一季度末16.06万亿元下滑1.67万亿元。也就是说在券商资管规模缩减的1.89万亿中,8成左右是通道业务。

  虽然券商资管的通道业务规模将受到较大冲击,但多数机构认为,上述政策对于证券公司的整体业绩影响非常有限。国泰君安(17.670, 0.07,0.40%)证券的研报估算,2017年券商资管通道业务收入占营收比重仅为1.14%。受该整顿影响较大的相关券商营收影响大致在1%-2%,对行业整体收入影响非常有限。该机构认为,未来券商资管转型速度将进一步加快,逐渐从通道业务和单一模式向多元化、综合性的主动管理模式转型,收入质量提升将有更多超预期。(王全浩)

  基金3

  分级、保本的公募基金或转型或终止

  多家基金机构人士认为,此次落地的资管新规与征求意见稿相比,未超过市场预期,体现了防范金融风险、去杠杆的基调,以及金融监管稳字当先的工作思路。

  原《征求意见稿》强调“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产品应当实行净值化管理”,而正式文件则列出“符合两类条件之一”的可以采用“摊余成本”计量,主要是“封闭式产品,所投金融产品类型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或没有可靠公允价值计量”,机构认为,上述细则有助于理财产品的有序转化。

  在引导净值型产品的同时,公募分级基金、保本型基金将逐步消失。资管新规规定,一是公募产品不得进行份额分级;二是资产管理产品的发行人或者管理人违反真实公允确定净值原则,对产品进行保本保收益的行为,视为刚性兑付,如认定存在刚性兑付行为的,将进行惩处。

  也就是说,保本基金与分级基金必须转型或终止。数据显示,行业内部已经有意缩减上述类型基金的规模,截至2018年3月31日,存量的保本基金剩余1461亿元,在6个季度之内,保本基金规模减少57.17%。

  华夏基金表示,资管新规鼓励理财产品形式逐步从预期收益型向净值化转变。随着近两年中国金融市场产品不断丰富,资产配置理念和方法不断成熟,投资人对收益特征的认知逐步理性,资产管理机构有能力为客户设计不同风险等级的金融产品以满足不同的风险收益偏好。这些净值型产品将逐步替代传统理财产品,在未来金融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新规将对国内资管行业进行全面统一规范,资管行业即将步入统一监管时代。资管新规的核心是打破刚兑、破除多层嵌套与禁止资金池模式,清理理财乱象,降低分级杠杆,让资管业务回归主动管理本源。这有利于引导资金进入基金等正规理财产品,保护投资者资金安全。”(王全浩)

  信托4

  资产规模高增长难以为继

  随着资管新规明确要求打破刚性兑付,信托业的保底“潜规则”将成为历史。

  资管新规第十九条,明确了什么行为属于刚性兑付。包括:违反净值原则进行保本保收益;通过滚动发行等方式,使本金、收益、风险在不同投资者之间发生转移,实现保本保收益;产品不能如期兑付或兑付困难时,通过自行筹集资金偿付或者委托其他机构代为偿付;金融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情形。并确定对刚兑的机构的处罚方式,奖励举报刚性兑付的单位和个人。

  在严监管之下,信托公司资金信托计划增速放缓。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资金信托计划21.9万亿,其中占比20.18%信托公司接受委托人的委托,发行信托计划,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管理和经营委托货币资金。

  国金证券(8.860, 0.09, 1.03%)认为,由于信托产品主要属于表外资产,随着资管新规等监管政策的落地,信托产品等表外资产短期将面临一定程度的收缩。

  长城证券认为,短期内对市场的吸引力或将有所下降。无论是打破刚性兑付,还是禁止多层嵌套及通道业务,都是对信托行业的重构,该机构认为信托公司唯有提升主动管理水平才是王道,需要打造包括产品设计能力等在内的核心竞争力。

  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突破26万亿元,达26.25万亿元(平均每家信托公司3859.60亿元),同比增长29.81%,较2016年年末的24.01%上升了5.8个百分点;环比增长7.54%,较2017年3季度的5.47%上升了2.07个百分点。(王全浩)

  保险5

  保险产品或更受“青睐”

  “保险资管和其他行业的资管业务相比,差异还是很大的,主要是有对应的负债业务,保险资产管理业务受负债业务的约束较多”,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金龙说道。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资管业务规模不断攀升,截至2017年末,不考虑交叉持有因素,总规模已达百万亿元。其中,银行表外理财产品资金余额为22.2万亿元,信托公司受托管理的资金信托余额为21.9万亿元,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证券公司资管计划、基金及其子公司资管计划、保险资管计划余额分别为11.6万亿元、11.1万亿元、16.8万亿元、13.9万亿元、2.5万亿元。

  郭金龙认为,保险资管业务目前规模较小,且相对规范。“保险资管做债券业务更多一些,非标业务也在做,但基本上是和负债结合起来做。负债端,保险主要通过销售保险产品的方式获得资金。前些年,万能险发展比较快,保险资金在股市上有一些激进的表现,通过去年以来的治理后,这方面的问题基本上很少了。”

  “新规更多的是针对资管行业的乱象的。如果其他资管业务不规范的话,对保险业也会有不好的影响,比如竞争不规范等。”郭金龙说,资管新规会逐步规范整个大资管领域,对保险业能产生积极性作用。此外,总体上,保险资管会更多做长期资金配置,因为负债业务主要是长期业务,这样资管业务也会相应地更多关注中长期的投资。

  在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刚性兑付受到限制的背景下,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则认为,短期来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可能会变差,保险产品作为替代品,产品可能会好卖一些。长期来看,随着资管新规落地,整个金融行业都会受益,对于体量大的保险公司资管业务来说,一些风险也能得以防控。

【华新财经网-www.17caijing.com
最新文章
资讯图片
返回顶部